欢迎您进入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中心动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银行业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协调创新研究》的新进展

2016—4-17

  彭建刚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银行业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协调创新研究》(2014-2017)取得了新的进展。

  项目组完成了2015年的预定研究计划。论文《The Shocks in Interbank Market: An Analysis in China and the US》于2015年12月在国外SSCI期刊《Asia-Pacific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2015年第6期发表。专著《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与建设》于2015年12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2015年,在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银行家》、《财经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2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全文收录,1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收录。工作论文《净稳定资金比例在中国银行业应用的若干思考》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的必要性及建设的基本思路》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布。《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的必要性及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文获第六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特等奖。另外,项目组负责人等在校定重点期刊《中国管理科学》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

  项目组2015年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1. 中美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比较研究。对《巴塞尔协议III》实施后2011-2013年中美银行间市场的传染风险进行比较研究。采用信息熵优化理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受到单家银行流动性冲击时,美国银行间市场在这段时期内传染风险相对较小;当受到某一组银行的流动性冲击时(选取中美两国样本银行中资本充足率最低的十家银行和银行间市场资产集中度最高的十家银行作为传染源),资本充足率最低的十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可能给中国银行间市场带来较为严重的传染风险,而这两种情况仅可能给美国银行间市场带来较为温和的传染风险。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附加资本比重低于美国商业银行;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高度依赖于银行间市场来获取流动性。因此,提高资本储备和优化资产配置是降低中国同业拆借市场风险传染发生概率的两个主要方面。

   2. 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拓展商业银行非预期损失的概念,为系统重要性银行计提附加资本要求提供理论基础。系统重要性银行因其社会影响力,客观上获得了政府救助的隐性担保,滋生了过分逐利的经营动机,导致道德风险突出。商业银行资本本质上对应于非预期损失,使得资本具有两面性,股东价值最大化决定了资本的逐利性,覆盖非预期损失的要求决定了资本的道德性。在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下,有必要对商业银行非预期损失的内涵进行拓展。从金融风险计量的技术层面上讲,可将银行对金融市场的风险贡献或者将银行损失分布图中的极端损失的期望值作为拓展部分的参考值;这样的处理体现了将具有传染性的、突发性的和外部性的系统性风险的计量与资本的内涵基本保持一致,并且非预期损失的拓展部分可与《巴塞尔协议III》的新增资本要求保持一致。尤其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来说,其留存超额资本、逆周期超额资本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与其非预期损失的拓展部分正好对应。非预期损失的拓展体现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协调的思路,体现了监管创新。监管资本不仅需要覆盖银行狭义的非预期损失,还要覆盖广义的非预期损失。在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下,银行对于系统性风险的贡献是系统重要性银行计提附加资本要求的基础。把握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留存超额资本、逆周期超额资本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与广义非预期损失相对应这一原则,有利于认识巴塞尔III资本监管新规的道德属性,有利于从银行内部抑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道德风险,从而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3. 提出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计提机制,通过CoVaR风险度量框架将风险溢出与资本计提挂钩。运用Copula-CoVaR模型测算商业银行对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考虑到额外的资本对溢出风险吸收作用,在测度每一家银行对银行系统风险溢出的基础上确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进而确定对应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的计提比例,为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管理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4. 分析宏观审慎框架下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随着银行业资本监管政策和制度的演进,考察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有助于把握银行业资本监管、信贷规模以及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银行信贷构成了实体投资的主要来源,银行信贷规模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造成经济波动,影响宏观经济增长。对我国银行业2003~2012年的实证研究表明:监管压力增大会导致资本不足,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当期监管压力值对当期信贷规模的作用比滞后一期监管压力值对当期信贷规模的作用更大一些。信贷规模对GDP的冲击效应是正向的。银行业资本监管压力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效应一般持续8个季度,这种负面影响在经济衰退时期表现得更为显著。

   5. 检验并分析不良贷款率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项目组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2010-2014年的季度数据,检验并分析了不良贷款率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良贷款率对资本利润率、净利差、资本充足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存贷比、流动性比率对不良贷款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在不同滞后期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当不良贷款率上升时,商业银行不应通过承担更高的风险选择高贷款利率的贷款项目以实现其经营绩效;在系统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实施逆周期调整,可适当有选择性地提高容忍度,允许部分商业银行或业务条线调整对资本的计提标准,降低其顺周期性;商业银行应注重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理性对待不良贷款率上升。

  6. 为防范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应如何调整资产结构以对付未来可能出现的融资流动性压力。使用14家上市银行2007~2013年季度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融资流动性对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款成本和银行间融资成本的上升,会激励银行增加风险资产,减少流动性储备,不利于银行防范结构性流动性风险;存款流失会削弱银行贷款扩张的动力,提升流动性偏好;同业融资依赖性的上升短期内可以改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长期则会加大资金借短贷长的问题,为流动性危机埋下隐患。

   7. 净稳定资金比例在中国银行业应用的方法。次贷危机发生后,流动性风险再度引起国际银行业的高度关注。《巴塞尔协议III》提出了两个全球通用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即是其中之一。净稳定资金比例相较存贷比能更全面地覆盖银行的业务,有效反映银行流动性风险状况,净稳定资金比例具有精细化特征。经测算发现,净稳定资金比例较存贷比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解释力度更强,但其权重设定在我国有一定的不适用性,未对流动性风险的顺周期性进行缓释与调整。净稳定资金比例与资本充足率以及流动性现存监管指标联系紧密,该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实施将对相关金融制度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项目组提出了采用净稳定资金比例监管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关建议。

   8. 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探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和建设的方法与机制。场外配资引发的股市暴涨暴跌和博沣事件等典型事例表明,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问题不容忽视,我国有必要建立进入消费权益保护的评估机制。应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作为行为监管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的评估和建设机制。利用评估手段推进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的建设。通过评估发现问题,运用激励约束机制以评促建,开展年度评估以逐步实现阶段目标。

  9. 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新常态下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审慎监管关注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机构的稳健,还应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在稳健经营的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正向效应。例如,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控制产能过剩行业信贷投放的政策,以及2015年关于小微企业的“两个不低于”信贷政策,都是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推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缩小我国收入差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结果收入分配中的机会不平等问题。在宏观金融方面,应继续推行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增加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投入,弥补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位;在微观金融方面,大力推进普惠金融,通过财政贴息、监管政策倾斜,创新贷款担保形式,引导资金流向县域、农村,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落后地区、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资金支持。

   项目组学术活动:

  1. 2015年4月2日,项目负责人彭建刚教授,以及周鸿卫教授、何婧副教授,博士生刘波、邹克,应邀参加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价试点座谈会,并与参会的总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领导和全国各地人行系统干部进行了学术交流。会上,彭建刚教授作了关于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的主题发言,认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的评估与建设是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负责人朱红到会并讲话。2015年11月,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合作完成了《2015年湖南区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报告》,这是全国首个省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报告。

  2. 2015年5月28日,应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邀请,项目负责人彭建刚教授参加了“经济下行背景下结构性货币政策探讨”学者专家座谈会,在会上就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和可持续性作了专题发言,探讨了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相协调的思路。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侯加林副行长主持。

  3. 2015年7月9日至10日,博士生王舒军和刘波应邀参加在西南财经大学召开的“中国金融论坛·第二届青年论坛”并交流了学术论文。会议由中国金融学会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主办。

  4. 2015年7月20日,项目组负责人彭建刚教授在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发布了2015年度湖南省金融生态评估结果。发布会由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办公室主任李庆旗主持,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张瑞怀到会并讲话。金融生态建设是金融业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协调的重要内容。项目组成员周四军教授等6人积极参与了本年度的金融生态评估工作。

  5. 2015年9月24日,湖南省社科联2015年第六届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首场学术报告会——“金融体制改革”专场学术报告会在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举行,报告会由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郑升主持。项目负责人彭建刚教授应邀在会上作了关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的必要性及建设的基本思路”的主题发言。

  6. 2015年11月14日,项目负责人彭建刚教授作为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金融学会2015学术年会并与同行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

  目前,参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博士研究生有5人,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后1人。

  2015年,项目组2位金融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7位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其中,博士研究生曹麟完成学位论文《基于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评估研究》,博士研究生潘凌遥完成学位论文《基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研究》;硕士研究生董景文完成学位论文《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硕士研究生但迁完成学位论文《资本缓冲约束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硕士研究生黎灵芝完成学位论文《宏观审慎视角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硕士研究生胡真完成学位论文《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硕士研究生张子嘉完成学位论文《湖南省金融生态建设绩效分析》,硕士研究生左峥完成学位论文《逆周期监管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硕士研究生陈晓嘉完成学位论文《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博士生邹克和刘波通过了学位论文开题答辩,邹克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为《混业经营趋势下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刘波同学的学位论文题目为《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管理研究》。博士后王连军通过了进站开题答辩,其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选题为《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