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中心动态  

博士研究生胡月毕业论文答辩公告

  论文题目: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研究

  答辩人:胡月

  指导教师:彭建刚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教授 博导

  答辩委员会主席:胡宗义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教授 博导

  答辩委员会委员:游达明 中南大学商学院 教授 博导;邓超 中南大学商学院 教授 博导;马理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教授 博导;周鸿卫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教授 博导

  答辩委员会秘书:周再清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副教授

  学科专业:应用经济学

  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

  答辩地点:财院校区红楼2号楼326

  答辩时间:2022年5月29日下午3:30

  研究内容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为农业TFP)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产业链和农业产业化将传统小农生产方式转向分工协作式农业生产,是提升中国农业TFP的现实选择。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金融不但要为农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而且应充当聚集农业生产要素的粘合剂,力促小农生产向农业产业化生产的转型。针对现阶段商业银行服务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意识、能力和效率的不足,本文从农业产业化分工和提升农业TFP的视角,较为系统地研究商业银行涉农信贷供给。论文共分为8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在回顾分工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信贷与生产分工的关系、农业分工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信贷与农业TFP的关系以及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因素五方面文献的基础上,第2章在分工视角下阐释商业银行信贷提升农业TFP的理论机制: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能以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的形式,补充生产资金、扩大市场范围和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农业产业化分工,带来农业投入要素组合创新和农业先进技术推广,进而提升农业TFP。基于结构性涉农信贷范畴,进一步阐发结构性涉农信贷产品和服务供给、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制度和结构性货币政策供给影响农业分工中信贷供给效率的理论机制。

  第3章为中国农业TFP的特征事实描述。采用Fare-Primont指数测算中国农业TFP,分析其时间特征、区域特征和部门特征,并归纳农业TFP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在时间特征方面,2004至2020年间中国农业TFP水平值从0.6856增长为至0.8911,呈显著上升趋势。在区域特征方面,东部地区农业TFP水平值高于中西部地区,高水平省份与低水平省份之间的差异在样本期间呈现扩大趋势。西部地区农业TFP提升率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部门特征方面,相较上游农业生产部门,中游农业生产部门的TFP增长态势更为明显,且在样本后期表现出更高的均衡性。当前中国农业TFP提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区域不均衡、部门不均衡及农业规模混合效率呈现下降趋势。

  第4章采用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检验涉农信贷供给规模和涉农信贷供给效率对农业TFP的影响及农业产业化分工机制。信贷供给规模扩张通过深化农业产业化分工,促进了农业TFP提升,而信贷供给效率的作用尚不明显。鉴于这一结论,第5章至第7章基于结构性涉农信贷范畴进一步从影响涉农信贷供给效率的因素出发进行考察和实证检验。

  商业银行在向“三农”领域投放贷款时,涉农贷款结构、涉农营业网点结构和涉农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动和调整影响其涉农信贷供给提升农业TFP提升的有效性。第5章基于拓展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生产分工视角下论证商业银行涉农信贷供给提升农业TFP提升的理论逻辑,并采用2009至2018年间的中国省份数据样本考察商业银行涉农信贷供给及其贷款结构、营业网点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对农业TFP的影响。整体而言,商业银行通过向“三农”领域提供信贷产品和网点服务,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分散式、自给自足式转向以农业产业化为代表的分工合作式,对农业TFP提升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区域不均衡问题的缓解力度有限,需要进一步改善信贷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供给结构。从涉农信贷供给结构来看,农村贷款占比和农户贷款占比的变动、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扩张和从业人员提供的相关服务对商业银行涉农信贷供给有效性影响较为明显。具体而言,相较于农林牧渔业贷款,商业银行增加农村贷款和农户贷款的投放量更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分工深化,提升了农业TFP;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提升营业网点及其从业人员占比对深化农业分工发挥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加快农业TFP上升;村镇银行在营业网点扩张中提升农业规模混合效率。

  农村银行业制度供给涵盖金融机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结合方式,为农村银行业机构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信贷供给行为提供激励与约束,同样影响信贷供给在“三农”领域中有效性。第6章基于激励相容原理和系统同构原理等,提出同构激励相容原理,并运用其阐释了改制后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形式由“一人一票”转变为“一股一票”,与实行分工协作的农业产业化的市场经营方式在经营目标、管理方式、风险防范、市场化运营等多方面存在同构对应关系;二者基于共同的利益,协调互动,通过激励相容实现双赢,促进农业TFP提升。采用2005至2017年中国省级数据样本进行考察,相关结果显示农业产业化生产子系统和农村商业银行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股份制改革正式实施后明显上升,促进了农业TFP的提升。相较东部和中部地区,股份制改革带来子系统间协调互动,对西部地区农业TFP提升发挥了更明显的作用,缓解了农业TFP提升中的区域不均衡问题。

  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定向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增强信贷供给效率。第7章基于信用创造论,论证定向降准政策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和农业TFP的机理:中央银行通过对特定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农业生产转向分工合作方式提供信贷支持。使用2009至2019年中国省级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定向降准政策从整体上促进了农业TFP的提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阐释定向降准政策提升农业TFP的积极效果可能在不同农业生产部门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成本过高等导致政策释放的信贷资金在具体投向存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导致剩余控制权分配问题;商业银行有可能为了追逐自身利润最大化,基于信息优势侵占剩余控制权收益,削弱定向降准政策对上游农户等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导致定向降准政策的促进作用存在部门不均衡。实证结果证明,相较于上游农业生产部门,定向降准政策对中游农业生产部门TFP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农业TFP提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成效与不足,第8章提出促进农业TFP提升的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发展对策:树立开发性普惠信贷的发展理念;构建基于农业分工的商业银行信贷供给体系;推进“三农”领域的商业银行信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要创新点

  1.提出农业生产实行产业化分工能够提升农业TFP的论点。农业产业化分工带来农村劳动技能精进、时间缩减、机器发明、生产组织形式改进和生产迂回程度加深,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TFP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装备进入当代农村,农业生产通过产业化分工合作和规模扩张提升TFP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是分工的现实体现。

  2.商业银行通过结构性涉农信贷支持农业分工和农业生产协作,促进农业TFP的提升。结构性涉农信贷范畴包括结构性涉农信贷产品、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制度和结构性货币政策供给。结构性涉农信贷将影响基于农业分工生产的信贷供给效率。

  3.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商业银行涉农信贷产品和相关服务供给对中国农业TFP的提升发挥了促进作用,涉农信贷供给结构影响了商业银行相关产品和服务提升农业TFP的有效性。商业银行向“三农”领域提供信贷产品和网点服务,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分散式、自给自足式转向以农业产业化为代表的分工合作式,从整体上促进农业TFP的提升。农村贷款占比、农户贷款占比、农村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占比及其从业人员占比的提高对农业TFP上升发挥了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

  4.提出并验证农村商业银行是生产分工背景下提升农业TFP的农村信贷制度供给。农村信用社通过股份制改革转化为农村商业银行,解决了农村信用社基于“一人一票”的公司治理方式与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能够促进中国农业TFP的提升。运用同构激励相容机理进行分析,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以其股份制的公司治理方式与实行分工协作的农业产业化的市场经营方式同构,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协调互动、激励相容。

  5.提出并验证定向降准政策是农业生产分工背景下提升农业TFP的货币政策供给。中央银行通过对特定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张其县域和小微企业可贷资金规模,为农业生产转向分工合作方式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实证结果表明,定向降准政策的实施在整体上提升了中国农业TFP。

  主要学术成果

  [1]Yue Hu,Chang Liu,Jiangang Peng*.Financialinclusion and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 EconomicModelling(SSCI一区刊物),2021,96:68-82

  [2]Yue Hu,Siwei Lu,Huiyuan Zhang,Guibo Liu,Jiangang Peng*.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rural creditcooperative’s shareholding reform based on the rationale of isomorphicincentive compatibility. Sustainability(SSCI二区刊物),2021,13:2844

  [3]彭建刚,胡月. 基于分工理念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功能定位与比较优势.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39(6):8-14

  [4]普惠金融的货币政策支持. 金融时报(理论版),2018-12-10(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重点课题成果,导师为课题负责人,本人为署名成员)

  [5]周再清,胡月,陈璐. 环长株潭县域普惠金融水平测度及分布动态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6):8-14

  [6]周再清,甘易,胡月. 商业银行同业资产特性与风险承担行为——基于中国银行业动态面板系统GMM的实证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17,(7):66-75